第八讲 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纲展示] 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地壳物质循环;3.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命题点 内、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地质构造、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运输的影响。题型设置 多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主要是对地貌的描述和分析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查形式 以热点(地质)事件、重大工程建设、地质景观图及示意图、典型地貌景观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内、外力作用下的地貌形成过程、地质构造的判断和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第 23 课时 地球结构与岩石圈物质循环1.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A□ 大气圈 ,B 生物圈,C□ 水圈 。(2)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 E□ 地壳 ,F 地幔,G□ 地核 。(3)D 圈是□ 岩石圈 ,包括□ 地壳 和□ 上地幔 的顶部。(4)M 是□ 古登堡 界面,是□ 地幔 和□ 地核 的分界面。(5)N 是□ 莫霍 界面,是□ 地壳 和□ 地幔 的分界面。1(6)地壳的平均厚度约□ 17 千米。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约□ 33 千米;大洋地壳较□ 薄 ,平均厚度约 6 千米。(7)一般认为,软流层是□ 岩浆 的发源地。(8)甲是□ 横 波,传播速度□ 慢 ;乙是□ 纵 波,传播速度□ 快 。□ 莫霍 界面处,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上升;□ 古登堡 界面处,纵波传播速度明显□ 减慢 ,横波□ 消失 。2.岩石圈物质循环(1)A 是□ 岩浆 ,B 是□ 侵入岩 ,C 是□ 变质岩 ,D 是□ 沉积岩 ,E 是□ 喷出岩 。(2)① 是□ 侵入作用 ,②是□ 变质作用 ,③是□ 外力作用 ( 固结成岩 ) ,④是□ 重熔再生 ,⑤是□ 外力作用 。(3)典型的喷出岩是□ 玄武岩 ,典型的侵入岩是□ 花岗岩 。(4)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 内力作用 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主要是□ 太阳辐射能 。(5)内力作用有□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地壳运动 等。(6)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等,主要外力作用有风力作用、□ 流水作用 、冰川作用、海浪作用等。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读图完成(1)~(2)题。(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A.温度升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