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 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内力作用角度 1 岩石圈物质循环(2016·高考江苏卷)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双选)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B.②指搬运作用C.③指成岩作用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解析:第 1 题,图中①表示一些离子在水的作用下形成岩石,属于化学沉积作用;②箭头由土壤/沉积物指向沉积岩,应为固结成岩作用;③是由变质岩转化为土壤/沉积物的过程,应为外力对岩石的破坏作用;④所示箭头岩浆的一些物质进入大气,是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第 2 题,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再通过地壳物质循环进入内部圈层,所以说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物质进入大气中,岩浆中的碳释放到大气圈。全球气候变暖是近现代事件,而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从地球诞生后一直存在。大气圈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其吸收太阳能不会到达地球内部。答案:1.AD 2.AC角度 2 内力作用与地貌(2016·高考浙江卷)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 T 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 3~4 题。3.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4.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第 3 题,从题干中看,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仔细读图,图中河谷处的岩层呈现中间新、两翼老的特点,说明该河谷的地质构造为向斜。图中河谷西侧的阶地较东侧陡,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第 4 题,从题干信息看,该种贵重金属矿产在河床沙中,要在较为好的沉积环境中才能发现。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乙地所在阶地面积较大,沙、卵石的沉积厚度较大,沉积环境最好,甲地沉积物为黏土,丙地和丁地位置高。答案:3.C 4.B(2017·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 5~6 题。5.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