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线,正规闽南点心 闽南童谣绘本点心摊面线,正规闽南点心 闽南童谣绘本点心摊 提起点心,绝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浮在眼前的应都是逢年过节时,被大街上走亲访友的人群拎在手中的点心盒子,而盒子里的内容自然就是各式各样由面粉、鸡蛋、奶油、白糖等制成的糕点,糕点“点心”。 送礼送点心、请客人吃点心,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习俗,只不过是这点心未必就是糕点。 据《鸡肋篇》记载:宋宣和间,有孙卖鱼者,馆(住在)宝录宫道院,上(宋徽宗)至院,微觉馁,孙出怀中蒸饼云:“可以点心。” “点心”一词即出于此,意思就是吃一点正餐以外的零食。既然是这样一个概念,在我们这样一个宽阔的土地上,“点心”自也被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演绎得各不相同。, 在福建,尤其是闽南,用在各种正规与非正规场合的正规的点心只有一种 ,那就是用上等面粉手工制成的线,即“面线”。 每到大年初一,北方家家户户吃饺子的时候,这里的人家每人一定要吃上碗面线,以示在新的年里,人人长寿完满;每逢祭祖迎神时,大筵中,面线定不可缺。儿女为双亲祝寿,不论有无其他礼物,都必须有面线,这时候,面线就叫做“寿面”;妇女分娩坐月子,一定要吃面线并佐以蛋酒、鸡汤,叫做“诞面”;结婚订婚时,男方送到女方家的盘担中一定要有面线,叫做“喜面”;远离家门的人返家或远客入门时,是要煮上面线外加两个鸭蛋,叫做“太平面”。 遇到喜事要吃面线,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一样要吃面线。 假如不幸在外遇上凶事后回家,家里的亲人必须为他煮上碗面线加蛋,以示脱壳,逢凶化吉;假如自己不小心泼了路人面盆水。那泼水的人也要上面线加鸡蛋点心,表示“解衰”和赔礼;而如今在各地的台湾小吃店中都常见的“猪脚面线”,更是人们在自认倒霉之时的必吃之物。 为什么如此?也与闽南有关。 闽南有一句俗语叫做“衰到踏猪屎”,意思是说本应只存在于猪圈里的猪屎都能被自己踩到,真是倒霉到家了。可又该怎样去掉这霉运呢?想想看,平日里最常踩到猪屎的应该就是猪脚了,所以呢,吃了猪脚就一定能把霉运“踢走”! 面线这种点心到底在福建及广东的很多地区延续了多久,想来谁也说不清楚。宋代诗人黄庭坚曾在其《过土山寨诗》中盛赞面线“汤饼一杯银丝乱,牵丝如缕玉簪横”,因而,说它有 1000 多年总不算多吧?在福州民间传说中,面线是由九天玄女创制的,因此,许多制面师傅的家里都供奉着她的神像。 鉴于面线的使用率实在太高,因而,在当地,几乎所有卖食品的商店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