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

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_第1页
1/11
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_第2页
2/11
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_第3页
3/11
高中地理易混淆学问点 我在此整理了高中地理易混淆学问点,期望能关怀到您。 1.天体与天体系统 天体是就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言的,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天体系统是就天体的运动关系而言的,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层决不同的系统。 2.流星体、流星现象与陨星 运行于行星际空间的固体块和尘粒称流星体。当它高速冲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分子猛烈碰撞而燃烧产:生的光迹称为流星现象。降落到地面未能燃烧尽的流星体的“残骸〞那么称陨星。 3.昼夜之分、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 昼夜之分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亮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光明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 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命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转变的现象。 4.节气与季节 节气是依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化状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来年有 24 个节气。季节;是依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转变状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 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确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状况。 5.气温递减率与地温递增率 前者表示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而渐渐下降的转变率。平均每上升 100 米,气温下降 0.6℃。后者表示常温层以下确定深度内,地温随深度渐渐增高的转变率。平均每深 100 米,温度增高 3℃。 6.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放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外表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而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太阳高度角为 90 时的太阳辐射强度。其数值为 8.16 焦/厘米分。 7.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侯 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转变而引起的,仅出如今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转变(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季风是一种大范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转变的风系。但有季风的地区不愿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比照显著、风向转变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分布的才是季风气候。 8.气象、天气与气候 气象是说明大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