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目标]1.“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遭严重践踏的原因、表现、后果。2.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重大成果。小题精练1.(2016·茂名二模)1977年10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一文,强调要敢于冲破阻力,推翻“四人帮”一伙对干部审查中的不实之词和所作的错误结论。该文发表的直接目的是()A.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B.为平反冤假错案作舆论准备C.为健全民主法治建设大力疾呼D.为改革开放造势2.(2016·天津河东一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法制建设方面的贡献是()A.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制建设目标B.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C.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决定为刘少奇冤案平反昭雪3.(2016·赣州高三期末)1958年之后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鼓掌逐渐成为一种表决方式,后来甚至出现用热烈的鼓掌代替了举手和无记名投票。直到1979年,相关法律才再次对票决进行明确。这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A.逐步完善民主制度B.人大制度得以恢复C.健全各项法律制度D.确立依法治国理念4.(2016·咸阳二模)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青年评论家俞可平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地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俞可平认为()A.中国的民主模式是最佳模式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C.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D.“中国模式”具有世界意义5.(2017·新郑高三调研)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C.我国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D.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6.(2017·长春三模)1978年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同时把原宪法条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修订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次修宪()A.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B.表明宪政建设在曲折中前进C.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D.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7.(2016·甘肃二模)2010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这一举措最主要的意义在于()A.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实现所有村民直接处理村委会事务C.巩固家庭联产承包成果D.探索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8.(2017·湛江高三质量检测)“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这种现象描述的是什么制度()A.农村基层民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题优练9.阅读下面材料:材料图二新中国法律汇编图三法律下乡(1)结合图片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有何意义?(2)概括说明新时期以来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答案精析1.B[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抓住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推翻“四人帮”一伙对干部审查中的不实之词和所作的错误结论,可知是要对原来的冤假错案进行纠正,故B正确。]2.B[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制建设目标是在中共十五大,即1997年,故A项错误;提出法制建设的方针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故B项正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1982年,故C项错误;决定为刘少奇冤案平反昭雪是在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故D项错误。]3.A[“直到1979年,相关法律才再次对票决进行明确”表明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和法制建设在逐步完善,故A项正确。]4.B[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的理解能力。俞可平认为中国的民主是“增量民主”,是渐进地民主。故选B。]5.D[材料反映出自1982年以来,中国各种法律法规相继出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