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目标]1.“一五”计划对工业布局的影响。2.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4.十年探索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小题精练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最核心的任务是()A.巩固无产阶级政权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2016·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有学者要评论建国初期的某经济政策时说,它“为私人资本的消亡设计了一个‘退出通道’,它意味着产权改造的实质完成”。材料中的“退出通道”()A.建立了国营经济体系B.实现了生产资料变革C.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D.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3.(2016·永州一模)下表为中国每万人所拥有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变化情况表(单位:个)。表格反映的变化趋势主要是因为()1952年1957年1962年1965年47.626.413.29.5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结束B.“左”倾错误主导经济建设C.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D.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停滞4.(2016·湛江高三10月调研)1951年4月,山西省委发出警告:农民“不是向着我们要求的现代化和集体化方向发展,而是向着富农方向发展”,所以要“动摇、削弱、否定私有基础”。后来中央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实施土地改革运动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D.提出“八字方针”5.(2017·衡阳五校联考)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陈云指出:“资本主义国家是小计划、大自由。他们是大的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适应,而小的方面比如一个工厂却是有计划的。我们是大的方面有计划,小的方面常碰头。我们要大计划、小自由,目前大小都要计划不行。”上述材料体现的经济思想是()A.反对计划经济,主张市场经济B.反对市场经济,主张计划经济C.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D.市场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辅6.(2016·洛阳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现代工业存在国营企业与公私合营企业两种主要形式,两种形式的主要区别在于()A.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B.生产的经营规模C.生产的经营方式D.生产的市场化程度7.(2016·泰州一模)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曾说:毛泽东同志在1955年冬就说过,将来会出现从来没有被人们设想过的种种事业,几倍、几十倍、以至几百倍于现在的农作物的高产量。今年的农业丰产完全证实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预见。这是共产主义风格的胜利,是破除迷信、彻底解放思想的胜利。这表明()A.一五计划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B.“大跃进”运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高产量C.人民公社化运动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D.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左”的倾向8.(2016·眉山、广安、遂宁一模)上海从1959年开始,出现了如下表所示的用工单位退工情况。这表明当时()合计正式职工家庭妇女1959年上半年6.55万3.39万3.16万1961年第三季度10.1万6.6万3.4万(含少量临时工)1962年上半年20.48万15.4万5.08万A.妇女的社会地位急剧下降B.基层行为与宏观经济政策相悖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艰巨D.技术革命是影响调整的主要因素大题优练9.(2017·镇江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统计表年代农业制造业第三产业1952~1957年53.6%18.5%27.9%1972~1977年33.0%39.0%28.0%——G·罗兹曼主编《中国现代史》材料二根据综合平衡的原则,明确指出,在今后的经济建设中,必须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根据原料、资金的可能和市场的需要,积极发展轻工业,并且大力发展农业,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商业……——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分析20世纪50~70年代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并加以评价。答案精析1.D[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最核心的任务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故D项正确。]2.B[国营经济在改造之前就已建立,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私人资本的消亡”信息,可知“退出通道”是指社会主义改革中的公私合营,从而实现了私人资本所有到国家所有的历史变革,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与改造无关,故C项错误;“三大改造”是在国民经济恢复之后进行的,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