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目标]1.启蒙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2.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本质含义。3.三权分立、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民主权等观点的理解。4.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小题精练1.(2016·乐山二模)17世纪自然神论创始人赫尔伯特说:“神造了世界却不照管护理这个世界,任其发展。”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在创世之后就不再干预世界事务,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该观点()A.谴责传统宗教的非理性主义B.强调恪守宗教的原创经典理论C.成为天赋人权观的理论依据D.不利于科学发展和文明进步2.(2016·长春二模)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人类通过社会契约结合起来,共同协作,“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集体的意志即公意(公共的利益),公意不能违反,“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公意至上放弃个人自由具有专制主义倾向B.个体服从公意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体现C.卢梭的思想只能实现于小国寡民的国家D.这是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说的鲜明体现3.(2017·大同质检)1655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写到:“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这一思想反映了()A.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B.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说C.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D.工业革命后的空想社会主义4.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A.社会契约B.人民主权说C.自由平等说D.三权分立学说5.(2016·怀化二模)洛克在《政府论》中说:“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协议……以谋他们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地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无论人数多少都可以这样做,因为它并不损及其余的人的自由,后者仍然像以前一样保有自然状态中的自由。”材料主要体现了作者的何种思想()A.自由平等B.社会契约C.天赋人权D.人民主权6.(2016·贵阳一模)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批判宗教神学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D.促进思想解放7.(2016·皖北协作区一模)康德说,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们目前是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那么回答就是:“并不是,但确实是在一个启蒙的时代。”康德意在说明()A.人的主体地位并未真正确立B.启蒙运动一直会延续C.人的社会价值没有得到认可D.理性是启蒙时代核心8.(2017·龙岩月考)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在此,孟德斯鸠旨在说明()A.自由与他人关系的社会性B.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C.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D.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基础大题优练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材料二孟德斯鸠指出:“暴君之所以有权力,正在于他剥夺别人的生命。”“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来制约权力。”材料三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这样描述:“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卢梭提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坚持“主权在民”的原则,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请回答:(1)材料一中“现实的黑暗”指什么?为了驱散“现实的黑暗”,材料二中人物提出了怎样的设想?这种设想有何进步作用?(2)材料三中两位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