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6 遗传的分子基础【2019 年高考考纲解读】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2.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3.基因的概念(Ⅱ)。4.DNA 分子的复制(Ⅱ)。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网络构建】【重点、难点剖析】一、生物的遗传物质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实验设计思路及结论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思路相同设法将 DNA 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它们各自不同的遗传功能处理方式的区别直接分离:分离 S 型细菌的DNA、多糖、蛋白质等,分别与R 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同 位 素 标 记 法 : 分 别 标 记DNA 和蛋白质的特征元素(32P 和35S)实验结论①DNA 是遗传物质DNA 是遗传物质2.实验设计的原则(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相互对照S 型细菌+R 型细菌――→(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自身对照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离心上清液沉淀物被 35S 标记了蛋白质放射性很高放射性很低被 32P 标记了 DNA放射性很低放射性很高二、DNA 结构与复制相关的计算问题 (1)单、双链过渡公式:(A+T)双%=(A+T)α%=(A+T)β%=(A+U)RNA%(G+C)双%=(G+C)α%=(G+C)β%=(G+C)RNA%(2)若在 DNA 一条链中=a,则在互补链中=,而在整个 DNA 分子中=1。(3)已知 DNA 分子中某碱基数为 m,则复制 n 次需游离的此碱基数=m·(2n-1),第 n 次复制需游离的此碱基数=2n-1·m。(4)亲代一个 DNA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然后在不含放射性的培养基上培养,复制 n 次后标记 DNA 占总DNA 分子数==,含标记元素的 DNA 链占总 DNA 链的比例==。【特别提醒】注意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中放射性问题,尤其是具体分裂时期的细胞与染色体或 DNA 放射性问题。三、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1.观察中心法则的表达式并填充相关问题。中心法则体现了 DNA 的两大基本功能:(1)信息传递功能:Ⅰ过程体现了 DNA 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它是通过 DNA 复制完成的,发生于亲代产生子代的生殖过程或细胞增殖过程中。 【举一反三】(2015·安徽卷,4)Qβ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βRNA)是一条单链 RNA,当噬菌体侵染大肠② 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杆菌后,QβRNA 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 RNA 复制酶(如图所示),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 QβR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QβRNA 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的过程B.QβRNA 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 R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