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实践【2019 年高考考纲解读】1.近五年的考题中,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考查尤为突出,侧重考查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技术,对传统发酵技术的发酵原理、制作流程等的考查频度也在不断提高。对植物组织培养、胡萝卜素的提取仅进行了两次考查,前者侧重考查营养条件及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等;后者侧重考查胡萝卜素的萃取剂的选择等。2.常借助某一特定的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考查微生物的营养、接种方法等;对于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常借助发酵实例考查,填充内容多为教材中一些结论性语句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考查也多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主。3.备考时,从以下 5 个方面来把握:(1)掌握大肠杆菌的纯化原理、主要方法及菌种的保存方法。(2)认真分析教材中两个微生物分离与计数的实例,并掌握微生物的筛选及技术方法。(3)利用比较法归纳总结并掌握常见传统发酵技术的原理、流程及影响因素等。(4)列表比较玫瑰精油、橘皮精油及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原理、实验步骤等异同。【网络构建】【重点、难点剖析】一、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1.汇总微生物的基本技术(1)制备培养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2)无菌技术:主要指消毒和灭菌。(3)倒平板操作:待培养基冷却至 50_℃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旁倒平板。(4)平板划线操作: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5)稀释涂布平板法: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后涂布平板,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从而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如图:2.完善下面某种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① 筛选菌株: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菌株。② 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活菌计数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③ 过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2)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① 实验原理即: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② 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3)鉴定方法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含酚红指示剂的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细菌―→指示剂变红,则该菌能分解尿素鉴定纤维素分解菌――→――→【误区归纳】1.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不同① 自养微生物所需的碳源、氮源来自含碳、含氮的无机物,而异养微生物需要的碳源、氮源来自含碳、含氮的有机物,因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