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言论”2015 年 12 月号第 5 辑 1. 产业扶贫要“授人以渔”才能拔穷根 2. 奥运体育产业需增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3. 让年轻人能踮起脚尖“够着名著” 4. 生态文明有赖于生态教育 5. 用知识产权保障文化创新 6. 语文教材的改变还须审慎 7. 老有所为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 8. 旅游文明的涵养需要长时间和多途径 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0. 研究科举制对考试改革有参考意义 11. 法治化治理是释放网络红利的保障 12. 在科学有效的基础上推广电子发票 13. 用互联网的力量开启未来 14. “三严三实”当是从政之本 1. 产业扶贫要“授人以渔”才能拔穷根 作者:袁程炜 “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科学合理有序开发贫困地区水电、煤炭、油气等资源,调整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日前发布。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针下,产业扶贫的抓手作用值得思考。 给钱给物不如给项目,授人以渔的产业扶贫可谓拔穷根之策。一些贫困地区已经受惠于此。比如,湖南省安化县以黑茶产业为轴,广泛吸纳贫困农户,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1993 年底的 65.3 万人减少至 2014 年的 13.38 万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乡,则建立了以特色生态民族旅游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 总结这两个地方的成功原因,一是基于对本地资源禀赋、群众意愿等主客观条件的把握,发展带动面广的特色或主导产业;二是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从全国来看,“产业扶贫”的大气候尚未形成,因为产业如何确定、技术如何引进、资金如何筹集等,都是实实在在的难题。 目前,我国很多贫困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初加工不多,深加工更少。这种“有产品无产业”的状况急需改变,这就需要政策的有效引导,着力推动贫困地区一乡有“一业”、一村有“一品”,可与农业产业化企业合作建设加工厂等,同时采取申报“地理标志产品”等举措,打响地区特色产业的品牌。 完善利益分享机制也需要重视起来。要想让贫困群众真正分享产业扶贫的成果,一方面要强化法治理念,在合同中明确贫困群众从何得利,比如获得土地流转收益。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使各类专业合作社成为贫困群众之家,发挥致富能人的带动作用,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