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方法导航】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在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采用“实验观察-识图-感知科学过程和方法-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从而能正确绘出主要的几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并描述出这几种细胞器的功能的方式,使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动手、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2)学会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在阅读教材中要重视考查中的插图,读懂其中的意义和内涵,联系教材中的文字,通过图文转化,实现图象和文字的有效整合。如: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首先要识别各部分的结构名称;依据结构联想功能;再归纳总结出单层膜、双层膜、无膜、具有核酸、能自我复制、含有色素、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哪些;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结构;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结构;……故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分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可以化难为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特别强调的是“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在考查形式上,归类、比较、识图辨析类等题型较多。故在复习时,在头脑中建立细胞的整体形象,特别是要熟知细胞器的种类,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最能体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注意弄清细胞质与细胞器的关系。如考查线粒体时,就会设置成:线粒体的 DNA 损伤——线粒体功能下降——能量供应受影响——主动运输方式受影响;又如考查核糖体时,就会设置成:黄曲霉素(或药物)——核糖体从内质网脱落——合成蛋白功能下降等。故需要记住“图”,熟悉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知道细胞各种结构之间的关系及一些重要的生理过程在细胞中进行的场所和过程。所以不管怎么变,都需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通过类比认识细胞内各细胞器及其分工,培养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综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