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春之声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唱歌:《渴望春天》 2、欣赏:《春之声》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尝试,在表现中体验和实现自信、交流、分享和创造的快乐。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知识,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教材分析: 莫扎特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旋律线主要由大调式主和弦分解构成,突出音乐清新、明朗的格调;6/8 拍轻快、活泼;曲式结构单纯、紧凑,给人简练、舒服、完整的满足感。伴奏织体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轻快、流畅,有效地起到了为旋律烘云托月的作用。《春之声》即《春之声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代表作。这首作品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充满着无限的活力。这首乐曲不同于作为舞蹈伴奏的圆舞曲,而是作为纯粹的音乐会曲目创作的。乐谱中的各段落也没有其他圆舞曲一样,标上圆舞曲的顺序号。体裁则兼具维也纳圆舞曲和回旋曲的特点。四、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有感情的演唱。 五、教学难点: 歌曲的艺术处理和创作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播放乐曲《春之声》,创设情景,帮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 (二)、 欣赏《春之声》1、聆听舞曲的主题部分,请学生说出乐曲带来什么样的情绪感受?判断这首乐曲的节拍。2、继续提问:这种生机勃勃的感受更接近于哪个季节给予我们的感受?3、教师出示作品名称——《春之声》4、出示课本中的两幅画作,请学生选择与刚才所听乐曲片段更为接近的绘画风格并简述判断的理由。5、简介曲作者。6、出示第一主题谱例,带领学生边聆听、边跟着录音哼唱这段旋律。同事画出旋律线,尝试分析这段旋律为何给我们以生机勃勃之感。 (三)、歌曲《渴望春天》11、听赏童声合唱《渴望春天》 ,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 2、聆听《渴望春天》初步熟悉旋律,感受歌曲明朗、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