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用)2014 高考地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 1 部分 专题 3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学案【考纲点击】 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3.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构建知识体系】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典例 1 (2013·海南地理)下图示意我国 39°N 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1)~(3)题。(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 C.坡度 D.温度(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答案 (1)D (2)B (3)C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土壤盐渍化的分布。图例中显示有冰川,该地河流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有时令河,会发生断流现象;结合该地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较高,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容易产生土壤盐渍化。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丁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土壤盐渍化最为严重。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第(2)题,根据图示:丙地区附近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地形较为平坦;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光照强烈。所以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第(3)题,本题考查流域综合开发。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流量小,河流流向为从甲流向丁。如果在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导致下游地区水量减少,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导致下游丙、丁地区出现荒漠化。所以本题选择C 选项。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典型案例改造与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自 然 因素气候光、热、水等气候因素影响极大南方柑橘等亚热带水果;北方苹果等温带水果;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畜牧业玻璃温室,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并对光照、通风、湿度等进行调节地形不同地形类型不同平原耕作业;山地畜牧业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东南地区砖红壤区的茶树人工培育形成的耕作土壤,如黑垆土、水稻土市场决定生产类型和规模工矿区、城市周围发展乳畜业和园艺业;“订单”农业城市、工矿业的发展影响生产经营的规模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交通荷兰成为世界鲜花基地;世界热带经济作物基地交通条件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影响的地域范围扩展政策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