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节日病””问题 ?更新时间:2014 年 04 月 29 日 文章来源:互联网时事评论背景: 去年以来,中央纪委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问题,从治理“中秋月饼”到“寄送贺年卡”再到“春节烟花爆竹”,每一个节日都成为正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时间节点。“五一”将至,中央纪委就“五一”前后纠“四风”作出部署:一是加强宣传教育。二是畅通监督渠道。三是严查违纪问题。四是狠抓通报曝光。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 “节日病””问题 “作业免签”之所以引起争议,不仅因为这是国内长期形成的“教育惯例”,更在于它是家长对接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往往意味着赢得一个更高的起点。正因此,学校教学举措的任何细微变化,都足以挑动家长的敏感神经。 签字是为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同时起到督促作用,但更关键的是要促进孩子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签字并非目的,而是引导家长更多关心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从这个意义出发如果僵化执行“作业签字”、逢考试作业必签,非但会加重家长负担,也容易走向形式主义,背离教育本义。 家庭教育不只是课程作业,不应仅强调监督、管控。“作业免签”呼唤父母用心施教在签字之外,能够做的其实还有很多。 五一未至,警钟先响。实践证明,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刹风肃纪,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正如中纪委人士所称,“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要求,将元旦春节、全国两会、‘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连成线,抓早抓小、循序渐进,有力地促进了党风政风的好转。”成功的经验应传播,反“四风”的成效要巩固,就需要常抓不懈,不因暂时取得成功而得意,更不能因为党风政风有所好转而鸣金收兵。 反“四风”,需要对症下药。一般来说,五一期间可能出现的节日病,主要体现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等方面。这正是需要纠正和查处的重点。不过,由于实现放出严查的风声,那些意图违法八项规定或在“四风”上做作为的官员,可能有两种选择,一是将时间适当推后,避免五一期间被重点监督的节点;二是更隐蔽,比如,为“四风”穿上隐身衣,或者以更不为人知的方式违反规定。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聪明的猎手。对那些仍然抱有侥幸心理的官员,绝非无计可施,除了继续在思路和方式上创新之外,还不妨采取激励措施让民众参与监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