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第 8 天 力与直线运动考 点 提 炼1.平衡问题(1)受力分析高中常见的性质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一定要明确各种力产生的原因 、条件,要熟悉每种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特征,按照“一重、二弹、三摩擦、四其他”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2)处理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① 速度公式:v=v0+at② 位移公式:x=v0t+at2③ 速度位移公式:v2-v=2ax(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常用结论①Δx=aT2,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广到 xm-xn=(m-n)aT2。② 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用该段时间内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表示,即 v=。③ 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v=v=。3.两类动力学问题4.熟知两类典型运动模型,掌握物体运动规律(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① 运动学特征:a=0 v≠0(常数) 规律 x=vt② 动力学特征:F 合=0(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① 运动学特征:加速度大小为一常数(不为零)、加速度方向不变,规律有 v=v0+at、x=v0t+at2、v2-v=2ax。当物体的初速度为零时,以上三个公式可以简化;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物体的初速度为零且加速度大小为 g。即:v=gt h=gt2 v2=2gh② 动力学特征:物体的合外力恒定且不为零,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合外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③ 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解题思路:→→→→→5.图象问题临 考 必 做1.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 3 s 停止运动,那么汽车在先后连续相等的三个 1 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 x1∶x2∶x3为( )A.1∶2∶3 B.5∶3∶1C.1∶4∶9 D.3∶2∶1解析 可通过研究刹车过程的逆过程而使分析简化。刹车过程的逆过程是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该逆过程在三个连续 1 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所以刹车过程在连续相等的三个 1 s 内的位移之比为 5∶3∶1。答案 B2.物块 1、2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测力计相连,如图 1 所示,今对物块 1、2 分别施以方向相反的水平力 F1、F2,且 F1大于 F2,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图 1A.一定等于 F1+F2B.一定等于 F1-F2C.一定大于 F2、小于 F1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解析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弹簧所受弹力的大小,设为 F,对物块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1-F=ma>0,所以 F1>F。同理对物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