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过程:一、大牧场放牧业1、特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2、主要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业。美国、阿根廷牧牛占重要地位,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占重要地位。案例 4]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必须注意如下问题:1、对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相关分析不要孤立地看待, 自然因素是基础,人文经济因素是条件,科技进步(包括交通状况和草场条件的改善)是“催化剂”。2、在分析图 3.15 时,应重点把握该区域的海陆位置、地形、发达的铁路运输和便捷的海运条件等重要信息。3、结合案例 4 完成活动题。(对于活动的处理可以采取学生阅读案例→学生分析→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活动1.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例子,归纳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点拨:气候温和,草类茂 盛、草质优良;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2.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科技应用等方面有什么特点?点拨:经营方式:集约农业、生产规模大 商品化、专业化水平高;经济效率高;重视科技应用,例如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划区轮牧等。 3.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点拨: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够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3、典型代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发展大牧场牧牛业1)、有利的区位条件——(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2)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低,为牧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3)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读图要求:在世界地图上,熟悉以上国家及地区、潘帕斯草原等的地理位置。)2)、发展过程——印第安人自由自在的放牧业(粗放的自给游牧业)到欧洲人密集的商品牧牛业。3)、为促进牧牛业发展,阿根廷人作了如下工作:① 铁路的贯通,便于把肉牛运到港口城市屠宰加工后外运;② 采取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措施,使牧场不退化③ 饲养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4)、阿根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