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 3 图像法的应用高考对图像的要求包括识别图像、画图像、图像转换等,而把图像作为一种工具处理高中物理问题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若能充分利用图像规律,不但可以简捷、迅速解题,且常常可以解决其他方法解决起来困难的问题,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图像问题出现频率较高的章节有:直线运动中的运动学图像、牛顿第二定律中动力学图像、动量与能量有关的图像、电场中电场强度随位置变化的图像和电势能、电势随位置变化的图像、电磁感应中的各种图像、实验中涉及的图像问题等等.题型 1 运动学图像问题【典例 1】 一质量为 2 kg 的质点在水平力的作用下沿粗糙的水平面做直线运动,v-t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质点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0.1,g 取 10 m/s2,则( )A.4 s 内质点的位移为 10 mB.前 2 s 内和后 2 s 内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4∶1C.4 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3 m/sD.前 2 s 内和后 2 s 内水平力的大小之比为 4∶1[解析] v-t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该质点在前 2 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为a1=4 m/s2,后 2 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a2=1 m/s2,则 a1∶a2=4∶1,0~2 s 时间内质点减速,摩擦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有 F1+f=ma1,2~4 s 质点加速,摩擦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有 F2-f=ma2,式中 f=μmg=0.1×2×10 N=2 N,可得 F1=6 N,F2=4 N,即 F1∶F2=3∶2,选项 B 正确,D 错误;v-t 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得 4 s 内质点的位移为 x=+=6 m,平均速度为==1.5 m/s,选项 A、C 错误.[答案] B题型 2 动力学图像问题【典例 2】 一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 θ 的固定光滑斜面的底部,另一端和质量为 m 的小物块 a 相连,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物块 b 紧靠 a 静止在斜面上,此时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力 F 拉 b,使 b 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弹簧的形变量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用 x 表示 b 的位移,下列表示 F 随 x 变化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 )[解析] a、b 静止时弹簧的形变量记为 x0,对 a、b 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 kx0=1.6mgsinθ;从开始拉 b 到物块 a、b 分离的过程中,对 a、b 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k(x0-x)-1.6mgsinθ=1.6ma0,则 F=1.6ma0+kx,即该过程中 F随 x 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