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1.1 集合与简易逻辑与数学文化一.考场传真1. 【2017 课表 1,文 1】已知集合 A=,B=,则A.AB=B.ABC.ABD.AB=R【答案】A【解析】2.【2017 课标 II,文 1】设集合则 A. B. C. D. 【答案】A【解析】由题意,故选 A. 3.【2017 课标 3,文 1】已知集合 A={1,2,3,4},B={2,4,6,8},则中元素的个数为( )A.1B.2C.3D.4【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得: ,中元素的个数为 2,所以选 B.4.【2017 天津,文 2】设,则“”是“”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5.【2017 山东,文 5】已知命题 p:;命题 q:若,则 ab>c,则 a+b>c”是假命题的一组整数a,b,c的值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3(答案不唯一)【解析】相矛盾,所以验证是假命题. 7.【2017 浙江,11】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创立的“割圆术”可以估算圆周率 π,理论上能把 π 的值计算到任意精度.祖冲之继承并发展了“割圆术”,将 π 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其结果领先世界一千多年,“割圆术”的第一步是计算单位圆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 .【答案】【解析】 二.高考研究【考纲解读】1.考纲要求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了解“若则”形式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了解逻辑联接词“或”、“且”、“非”的含义.2.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与运算. 理解命题的概念.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意义.3.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性与明确性,发展运用数学语言交流问题的能力.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体会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思想等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运用.4.解决问题的创新题常分三步:①信息提取,确定划归方向;②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探求解决方法;③将涉及到的知识进行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