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免疫调节 课时:2 课时学习目标1. 知识方面(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2 态度观念方面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3.能力方面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和水平平衡调节实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并提高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模式 启发、讲解、讨论结合式。第 1 课时二.知识探究1.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的一种 ,通过免疫,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2.免疫系统的组成阅读 P35 免疫系统组成,填写下列空格:免疫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 细胞 (迁移到 中成熟)疫系 免疫 细胞 (位于淋巴液、血液、淋巴结) (在 中成熟)统 免 疫活性物质: 、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资) 1.特异性免疫包括: 和 。 2.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 的物质。 3.抗体:机体的浆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专门抗击某种 ,本质是 。4.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 功能; 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 ,以及 。因此,免疫系统在维持 方面有重要作用。读图 2—15,了解人体内主要的免疫器官 参考资料:免疫细胞、免疫物质的分化和生成(如图)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胸腺 骨髓 分 化 T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1 抗原刺激 记忆 效应 效应 记忆 T 淋巴细胞 T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 淋巴因子 抗体例 1.淋巴细胞起原于( )A.骨髓 B.脊髓 C.胸腺 D.脾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阅读 P36,回答下列问题① 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② (如溶菌酶)和 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③ 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2)资料分析 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阅读 P36“资料分析”,讨论相关问题。(3)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①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 和 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②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抵抗 和 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③ 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抗体是哪里产生的?④ 读图 2—16,归纳体液免疫过程。讨论:(1)在此过程中吞噬细胞起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