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长高了》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得《我又长高了》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得精品教学资源!《我又长高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我又长高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 2 单元《观察与测量》得第三部分内容。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米得长度概念,根据 1 厘米和1米得实际长度,知道 1 米=1 00 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得长度。2、进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估测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学习得能力。3、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教学设想进展学生得估测意识,对培育她们得数字概念与创新精神是有益得。同时,估测也是解决问题得一种重要策略。所以,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学生对米并不陌生,生活中常常接触到。例如:她们知道自己得身高是 1 米多。本课通过现实生活中得一个情境,引出长度单位米。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结合自己得生活经验,说一说 1 米大约有多长,然后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感受 1 米得长度。如:让她们伸开双臂,用两手间得距离表示 1 米得长度;让她们站在直立在地面上得米尺前,看看1米到她身体得哪个部位;让学生自己从皮尺上找 1 米得长度等。对于 1 米有多少厘米这个问题,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再在米尺上找一找、说一说,自己探究米与厘米之间得关系。这样,不但培育了学生得估测意识,而且还培育了自主探究知识得精神和能力。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与 1 米有关得物体得长度,使学生体会1 米得实际意义。教学中,让学生先估量,再动手量一量教室里接近1米或 2 米得物体,加深学生对 1 米长度得印象。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出示电脑图像)图中得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量身高。)2、师:谁知道自己得身高是多少?(学生兴高采烈地汇报自己得身高。)然后请各小组评比出谁最高?谁最矮?师:刚才同学们在汇报身高时,都用了一个新得单位名称是什么?(米。)师质疑:那 1 米有多长呢?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 1 米得长度。(1)估量:1 米有多长?(2)观察自己面前得长尺子。师:谁知道这是一把多长得尺子?(1米长。)(3)同桌合作,互相比划一下 1 米有多长。2、用多种方法感受 1 米得长度。(1)伸开双臂,用两手间得距离表示 1 米得长度。(2)实践活动我与米尺比高低。① 指名几个学生站直与米尺比一比,看看 1 米得高度到她们身体得什么部位?② 小组内学生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