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法基础知识》(3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统计法基础知识>>第一章统计法基础理论第一节法的简介一、法的概念: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法律规范的总和。它的特别性: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法律规范,具有法律规范性和概括性。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3、法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4、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二、法的分类:1、根据法的创制和运用范围,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2、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3、根据法的适用范围,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4、按法规定的内容,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5、根据法的创制和表现形式,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三、法的历史类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四、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国际条约。五、我国的法律体系: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劳动法、财政法、国际法。第二节 统计法概述一、统计与统计法:统计:是指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等活动的总称。其特点:一是作为一种方法、工具,统计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二是从其结果看,统计具有综合度量、比较的功能。二、统计法的概念和特点:统计法:是指调整统计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由国家制定的关于统计活动的行为准则。狭义的统计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广义的统计法则包含了所有法律规范统计活动的统计法律、法规及法律规范性文件。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统计法的调整对象具有特别性和复杂性。1、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2、政府统计机构内部关系;3、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的关系;4、统计资料使用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统计资料是在统计活动中产生的反映社会、经济、科技等进展情况的各种资料的总称。二是统计法法律规范的内容具有专业性。三、统计法的作用:1、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推动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2、法律规范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种经济组织以及公民在统计活动中的行为,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第三节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一、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1、在统计体制方面,国家应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管理体制;2、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应当是统一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