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应急保障预案为了切实保障人身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 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食品安全应急及责任事故预防、控制、处置 预案。(一)食品卫生制度1. 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及相关的卫生管理要求,配 送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或其它食源性疾患的报告制度和餐品留样制度。2. 采购员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原材料, 并根据国家规定进行索证,做到“三证”齐全(营业执照、卫生许可 证、批次产品质量合格证)。3. 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食品贮存场所 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 必须贴有标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应分类存放。4. 必须采纳新奇干净的原料制做食品,不得加工或使用腐败变 质和感观性状异常的食品及其原料。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 分开存放。5. 每餐各种食品应各取 250 克的样品留置于冷藏设备中,保存 48 小时以上,以备查验。6. 食品在烹饪后至出售前一般不超过 2 小时,如超过 2 小时,应当在高于 70 度或低于 10 度的条件下存放。食堂剩余食品原材料, 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 24 小时。(二)监督管理1. 配合卫生监督机构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或抽查,对不符合规定 的,限期整改。2. 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 尤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讲 解,让其掌握群体性食物中毒的预防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3. 疫情监测报告组及时了解有无集体用餐人员出现群体性的腹 痛、腹泻和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现问题,及时作相应处理。(三)应急反应1. 发生食物中毒后,立即将有关情况通知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 理领导小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立即进行应急响应,根 据情况确定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等级,第一时间向食品药品监督局汇报, 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2. 在食品药品监督局指导下,应急卫生处置组立即启动应急救 援工作,联系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并及时送中毒人员到就近大医 院进行救治,配合医院查明致病原因。应急后勤保障组保障救治工作 的用车及资金。3. 应急卫生处置组追回出售(发出)的可疑中毒食品或物品, 或通知有关人员停止使用、食用可疑中毒物品,停止出售和封存可疑 中毒物品;对场所、人员进行致病因素排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