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21 酸碱中和滴定考点聚焦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反应实质。2.学会酸碱中和滴的操作方法步骤和指示剂的选择。所使用的仪器名称和特点、对仪器洗涤的要求。3.能正确分析实验操作中的误差。 4.培养学生的实验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梳理1.中和滴定的概念及原理(1)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2)实质:中和反应。(3)关键:①准确测定 ;② 准确判断 。(答案:标准液和待测溶液的体积、反应的终点。)2.中和滴定所用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3.试剂: 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指示剂的作用: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指示剂的选择:变色要灵敏、明显,一般强酸滴定强碱用甲基橙,强碱滴定强酸用酚酞。4.中和滴定的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 NaOH 为例)Ⅰ、准备: 1)滴定管: ① 检验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水② 洗涤滴定管后要用标准液洗涤 2~3 次,并排除管尖嘴处的气泡③ 注入标准液至“0”刻度上方 2~3cm 处④ 将液面调节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2)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不能用待测液润洗Ⅱ、滴定:① 用碱式滴定管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滴入 1~2 滴指示剂② 用左手握活塞旋转开关,右手不断旋转振荡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至橙色或粉红色出现,记下刻度。Ⅲ、计算:每个样品滴定 2~3 次,取平均值求出结果。Ⅳ、注意点: ① 滴速:先快后慢,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② 终点判断:当最后一滴刚好 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的改变而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即为滴定终点。5.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原理:滴定待测液的浓度时,消耗标准溶液多,则结果偏高;消耗标准溶液少,则结果偏低。从计算式分析,当酸与碱恰好中和时,有关系式:c(标)·V(标)·n(标)=c(待)·V(待)·n(待)(c、V、n 分别表示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酸或碱的元数)。故 c(待)=,由于 c(标)、n(标)、V(待)、n(待)均为定值,所以 c(待)的大小取决于 V(标)的大小,V(标)大,则 c(待)大,V(标)小,则 c(待)小。6.中和滴定过程中的 pH 变化和滴定终点的判断① 酸碱滴定过程中,溶液的 pH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若用标准的强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强碱溶液,则反应开始时溶液的 pH 很大,随着强酸的滴入,溶液的 pH 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