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引言:2010 年 10 月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学习目标:1.识记: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2.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3.运用: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分析当前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基础梳理】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生产与分配的关系(1)生产________分配,__________________决定分配方式。(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含义是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______________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________(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______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__________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4.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促进____________的发展。(2)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它体现了劳动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地位。5.地位__________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2.按生产要素分配(1)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2)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____________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____________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自我测试】1.收入分配中,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原因是( )① 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而且各地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