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 1 课时 基础自修·案例感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我国的西气东输——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西气东输的线路(1)一期工程线路:由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经甘肃、宁厦、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后到达上海。(2)二期工程线路:主干由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2.西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 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② 北煤南运给我国的交通运输带来很大的压力。③ 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 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② 陆上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和陕甘宁。③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4)思考:影响西气东输主干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影响西气东输主干线走向的因素很多,如地形、地质条件、河流、补充气源地等,而城市的分布决定了天然气的市场消费量,是最主要的经济因素之一。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②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 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对环境的影响① 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②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二)我国的西电东送工程线路(主力电源)对输入地的影响对输出地的影响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① 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②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①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稳定起重要作用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南线: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地区[知识拓展]我国的晋煤外运主要通道主要线路东西运煤通道通往东北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通往华北京包—京沈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京石—京沪线(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