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时 共性归纳·实践应用命题点一 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荒漠化的防治—————————————[典题示例]————————————————[例 1] (2014·全国卷Ⅰ·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 4 500 m 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 级)日数 157 天,且多集中在 10 月至次年 4 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 20~30 cm 高度范围内。(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解析] 第(1)题,原因主要从冬春季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大且日数多等方面分析。第(2)题,可从风沙堆积可能会填埋轨道、侵蚀路基、损害铁路其他设施、危害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第(3)题,可从设置方格沙障、阻沙墙、用碎石等覆盖沙面等方面分析。[答案] (1)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2)(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师说技法]—————————————————荒漠化成因与防治的分析思路1.抓气候特征,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2.抓人类活动,分析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人类的生产活动强度过大或活动方式不合理,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具体如下表所示:人为因素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危害过度樵采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林地、草场遭破坏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沙质土壤肥力下降,废弃耕地变沙地,使土地沙化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当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次生盐碱化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建设用地周围草场退化、沙化3.循因探寻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区措施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