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筑创作》杂志100期的贺词

《建筑创作》杂志100期的贺词_第1页
1/1
《建筑创作》杂志 100 期的贺词当我收到你们的来函颇为惊讶地发现《建筑创作》马上就要过百期生日了!今日的节奏太快了,什幺事都是一晃而过,难以留下印象。甚至前几天开了什幺会,见了什幺人都要好好想一想才能记得起来。但是《建筑创作》杂志的诞生却似乎就在昨日而这些年的进展变化更是历历在目:从一本以介绍本院工程为主的刊物变成了追踪创作热点,关注行业进展的重量级传媒,而编辑部也变成了杂志社,出版面和种类也越来越多。在北京以至国内的许多专业会议和活动中都能看到《建筑创作》人的忙碌身影让我感到一种热情和责任感,令我钦佩!在100 期到来之际,请允许我送上衷心的祝贺! 在今日的信息时代,媒体空前多元化,网络的触角迅速伸向社会的每个角落。对我来说,阅读杂志仍然是我的最爱,因为它的文章比书短,适于随时翻阅,因为它比网上信息长叙述更明晰和全面因为它比作品集丰富,不仅是光鲜的图片,更有背后的故事,因为它比听讲演慢,容你看一看,想一想,节奏自己控制。当然还要看它的选题定位,它的内容筛选它的文风文品,它的排版讲究,以及从纸背中透出来的那种亲和力。另外我也有一种可能落伍了的感觉:白纸黑字的东西,也许能留存久远些,就像有时候我偶然翻阅老杂志,看到五、六十年前的人和事一样,我也设想再过五、六十年,后来人阅读我们今日的杂志,会是什幺感觉呢?时间是一天天过去的历史是一天天形成的。作为杂志,它的作用之一就是记述这个时代每一天在建筑这个大社会的小角落中发生进展的事情,也许有些事今日看来并不引人关注,但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它都有同样的价值。而我以为,记述历史,尊重历史,让历史在我们手中制造,并延续下去,这也许就是我们应该有的文化态度。 祝福《建筑创作》的同仁们继续以这种文化的态度走下去不急、不火、不乱,贵在可持续。记下我们的建筑创作,建筑文化的进展历程一步一个脚印。刚刚一百步,路还尚远。谨祝一路顺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建筑创作》杂志100期的贺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