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赏析一《基督受洗》 恰当理解皮耶罗的作品的确不容易。因为除了画家,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身份---数学家。在文艺复兴时代,满怀激情地去讨论古希腊的数学与几何学并不是什么新奇事,但皮耶罗的狂热与成就 却是所有人当中最突出的。分在他在拓展欧几里德几何学方面的作为无人能敌。此外,他还写出了众多关于数学与几何学的学术著作,在其中一篇保留至今的文章里,他采纳大量繁复的数学技巧详尽阐释了有关焦点透视的原则。无可避开地,他也把这种精神的讨论、带入到自己的绘画里。 《基督受洗》是皮耶罗为家乡一座施洗者约翰教堂画的祭坛画。由于祭坛画的特别形制,画板的外形被分为由半圆与方形组成的两个部分。没有人能够比皮耶罗把这种自然的分割利用得更加巧妙而奇妙。读者可以注意观察画面中的那只白鸽,它被 画成了正面透视的样子,圆圆的头部正巧是半圆的圆心,而伸展的双臂又恰好与方形的上边线持平。不仅如此,围绕圆心,观者的视线完 全可以将另外的半圆在画面内部找全,享受到一种近于神圣的圆满旅程。透视与几何形式在皮耶罗的作品中是显著而精确的。不仅如此,他还能够运用比同时代画家更为复杂的技巧,使深度空间兼备平面空间的张力。皮耶罗喜爱使用大面积平涂的色块 ,然后把它们与潜在的透视法,几何形根据最完美的图式,尺寸和比例结合在一起。比如 左侧的两根树干,仅仅依靠颜色深浅的不同就可以把画面上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大的层次空间划分出来。画面上,那些柔和而明亮的色彩总是散发着令人愉悦的光辉,其中大量的白颜色在过去的绘画传统里是被忌讳使用的,而皮耶罗却使它们具有了一种至为纯净的气息。 有迹象表明,皮耶罗有迹象表明,皮耶罗从未属于哪一间绘画作坊。或许,他只是一个自由画家,一个孤独探究自己理想的人。因此,他似乎从不顾虑观者希望在他的画面上看到的东西。在那个时代,能够把《圣经》故事展现得真实而动人心魄是艺术家给世人带来的一大奇迹。 这个传统从乔托开始,之后又有莱奥纳多《最后的晚餐》或者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皮耶罗民如实描绘了《圣经》的内容。画面表现圣约翰给基督受洗的情景,当圣水洒落到头顶的一刻,圣灵仿佛鸽子从天空降下,落到耶稣头上,天上有声音传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圣父、圣灵、圣子在此时实现了圣三位一体。这是一个重大而激动人心的时刻,作为人子降生到世间的耶稣找回了原本属于他的所有神性,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终将走向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