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三历史:2.7《秦汉时期的文化》素材(旧人教版)

高三历史:2.7《秦汉时期的文化》素材(旧人教版)_第1页
1/7
高三历史:2.7《秦汉时期的文化》素材(旧人教版)_第2页
2/7
高三历史:2.7《秦汉时期的文化》素材(旧人教版)_第3页
3/7
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第七节 秦汉时期的文化素材太初历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 104)到东汉章帝元和二年(85)实施的历法。由于《颛顼历》行用百余年,已出现较大误差,汉武帝命司马迁、星官射姓、历官邓平与民间历算家落下闳、唐都等二十多人编制新历。太初元年,编成颁行。《太初历》规定以 365 又 1539 分之 385 日为一年,一朔望月为 29 又 81 分之 43 日,还首次把 24 个节气订入历法。这部新历以没有中气(月中以后的叫中气,如:在正月有立春、雨水,雨水就是正月中气)的月份为闰月。《太初历》推算出 135 个月中有 23 次交食。《太初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历法,也是古代历算的一次重大改革。 张衡 张衡(78-139),东汉时期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他曾任太史令,负责天象观测、记录等工作,创制用水力驱动的浑天仪。这种仪器,用水力推转齿轮,带动铜球绕轴旋转,转速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浑天仪转动时,刻在仪器上的天象依次表示出来。东汉顺帝阳嘉元年(132),他还发明了地动仪,并测出了 138 年的陇西地震。欧洲在 1880 年才制成地震仪。张衡著有天文学专著《灵宪》,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还提出了“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认识到了宇宙的无限性。张衡的《二京赋》《归田赋》《同声歌》等作品也都很有特色。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张衡,1956 年,人民政府重修张衡墓和平子读书台,郭沫若题写了“万祀千龄,令人敬仰”的碑文。 世界上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太阳黑子,是一种太阳活动的现象。太阳光球层上出现斑黑区域,温度比光球低1000°C~2000°C,和别的区域相比,这里出现了黑子。我国古书《淮南子》就有“日中有乌”的说法。《汉书·五行志》记载:“(汉元帝)永光元年(前 43)四月……日黑居仄,大如弹丸。”这些记述表明古代天文学者非常注意观测太阳活动,但可惜上述记录都没有太阳黑子出现的具体日期。《汉书·五行志》记载:“(汉成帝)河平元年(前 28)……三月己未(十八日),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一记录把太阳黑子的位置、目测大小、形状和准确的出现日期都叙述得很详尽。这是世界公认的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九章算术》 “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作者不详,西汉前期数学家张苍、耿寿昌等人都对它进行过增补删订,成书时间大约是东汉。全书共分九章,介绍了 246 个数学问题及其解法,分为 9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三历史:2.7《秦汉时期的文化》素材(旧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