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三历史下册 11.1《科技、教育成就和史学研究的成果》素材 旧人教版

高三历史下册 11.1《科技、教育成就和史学研究的成果》素材 旧人教版_第1页
1/6
高三历史下册 11.1《科技、教育成就和史学研究的成果》素材 旧人教版_第2页
2/6
高三历史下册 11.1《科技、教育成就和史学研究的成果》素材 旧人教版_第3页
3/6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时期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第一节 科技、教育成就和史学研究的成果 素材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全称为《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1956 年 1 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此后,制订规划活动展开,由国务院直接领导,有全国 757 位科学家参加,历时 7 个月完成草案。这个规划提出 57 项重点任务,集中发展计算机技术、无线电技术、核科学、喷气技术、半导体、自动化六项技术。为完成这个规划,中国科学院和一些高等院校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所和研究室,一些新兴工业也发展起来。到 1962 年,这个规划已基本完成。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959 年 6 月,苏联片面撕毁中、苏双方在 1957 年 10 月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1961 年 7 月 16 日,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自力更生,突破原子能技术。1962 年 11 月,中央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专门机构,领导核武器的试制和核工业建设工作。经过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参加核试验的广大指战员、科技人员、职工的通力协作,艰苦奋斗,进行了上千次科学实验,攻克了技术难关,研制了二万多台关键设备,终于在 1964 年 10 月 16 日在中国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它是我国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打破核讹诈,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人造地球卫星和实用通信卫星发射成功1970 年 4 月 27 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1 号”发射成功,卫星重 173千克,用 20.009 兆周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1984 年 4 月,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986 年 2 月,我国用“长征 3 号”运载火箭把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送入太空。这颗完全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研制和发射的通信卫星已连续忠实可靠地为全国人民传送每日电视节目和为广播通信事业服务。我国是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1970~1988 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 25 颗人造地球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三历史下册 11.1《科技、教育成就和史学研究的成果》素材 旧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