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动能 动能定理》复习案【学习目标】1、知道做功与能量间的转化关系。2、知道动能的概念,会计算物体动能的变化。3、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掌握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能运用动能定理解答有关问题。【重点难点】1、计算物体的动能及动能的变化量。2、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运用动能定理解答有关问题【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先通读教材有关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归纳,再认真限时完成课前预习部分内容,并将自己的疑问记下来(写上提示语、标记符号)。【课前预习】一、做功和能量的转化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对外 ,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运动的物体具有 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 ,被压缩(或拉长)的弹簧具有 。能量是标量,它的国际单位是 ,用“J”来表示。2、做功和能量的转化关系能量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通过______而相互 ,做了多少_______,__________就转化了多少。二、动能及其变化1、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2)表达式: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动能的单位是 。(4)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且总大于(v≠0 时)或等于零(v=0 时),不可能小于零(无负值)。2、动能的变化量△Ek 动能的变化,又称动能的增量,是指一个运动过程中的物体末状态的动能 Ek2(对应于速度v2)与初状态的动能 Ek1(对应于速度 v1)之差。即△Ek =___________________。三、动能定理1、内容: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2、公式:W 总=W1+W2+W3+… =_____________________。3、注意:(1)动能定理适用于外力是恒力或变力做功情形,适用于物体做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的情形。(2)动能定理只涉及到物体初、末状态的动能和整个过程中各外力所做的功,不需要考虑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时间。四、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1)恰当选取研究对象。(2)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确定初、末状态。1 (3)对研究对象各过程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 (4)求出从初状态到末状态的过程中各力对研究对象所做的功。(5)计算研究对象从初状态到末状态的动能增量。 (6)建立动能定理方程、解方程、作必要的讨论。【课内探究案】探究二 变力作用下动能定理的应用2、5.如图所示,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的物体 A 和 B 的质量分别为 M 和 m,物体 A 在水平面上.B 由静止释放,当 B 沿竖直方向下落 h 时,测得 A 沿水平面运动的速度为 v,这时细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