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4.5《气象灾害》素材 旧人教版必修上册

高中地理 4.5《气象灾害》素材 旧人教版必修上册_第1页
1/6
高中地理 4.5《气象灾害》素材 旧人教版必修上册_第2页
2/6
高中地理 4.5《气象灾害》素材 旧人教版必修上册_第3页
3/6
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4.5 气象灾害 相关素材盐渍化盐渍化是内陆水域盐分增加的过程。盐渍化分为两种类型:天然的和人为的,后者即所谓的‘次生盐渍化’。本文主要阐述次生盐渍化。 天然盐渍化实际上局限于世界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封闭的排水流域,这些地区也是次生盐渍化最为常见的地方。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几乎占到了世界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这些地区的年降雨量为 25~500mm,有 4 亿多人口居住在那里,且人口数仍在增长,因此用水需求增长对水资源造成冲击。次生盐渍化是以上这些影响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且会愈来愈重要。然而,尽管各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了盐渍化的威胁及影响的严重性,但却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全球性影响及重要性。例如,格鲁姆布里奇和詹金斯在 1998 年特别提到——盐渍化是一个水质问题,这个问题也许不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但对局部地区可能是重大问题。倘若全球气候出现所预测的情况,则很可能随着以后干旱土地面积的扩大,它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增加。 次生盐渍化的影响总是有害的,多方面的且实际上是不可逆转的。当涉及到已盐渍化的大湖泊时,汇流河的引水是产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这些湖泊不断上升的含盐量产生的影响与湖泊原有的(天然的)含盐量及其增加的程度有关。当原有含盐量低时,产生的影响最大。总之,湖泊的大部分价值(经济、环境、水土保持及生态)均下降。淡水流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改变水文平衡及造成地下含盐水流动的流域活动。这里所说的对盐渍化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仅取决于盐份增加的程度。然而,淡水生态系统对盐份的增加比咸水湖要敏感得多,甚至很小的盐份增加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本文的目的有三点。第一是定义盐渍化并指出全球淡水盐化的范围;第二是阐述成因及影响;第三是强调盐渍化的损失,评价预防和补救措施。突出的目的是要吸引水资源管理人员,湖沼生物学家及水土保持工作者对于盐渍化这样一个对全球有重大影响且有可能威胁到半干旱及干旱地区大部分流域的生存和自然完整性问题的关注。盐渍化及其对全球的影响 所有内陆地表水的产生是由于从世界上四大洋蒸发的水要比降水多。其差值便作为雨或雪降落在地面上,使所有的陆缘及次大陆水域水位上升。雨或雪中含有源于海洋的少量盐份沉积在土地上(含盐量随离海岸的距离增加而递减)。在外流流域,盐份或多或少地直接返回海洋,但在内流流域,盐份在终端集水区积聚,在太阳的照射下蒸发,这样便形成了盐水湖。这个过程是‘天然盐渍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4.5《气象灾害》素材 旧人教版必修上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