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 ——————— 情景导入先思考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森林砍伐最严重的国家,每年平均约有 2×106 hm2 森林被无情砍伐。随着木材和棕榈油需求的增大,20 世纪 70 年代印度尼西亚的森林砍伐进程加快。专家认为,该国家在 20 世纪 50 年代拥有约 1.6×108 hm2 森林,现在却不到 4.8×107 hm2。思考探究:除材料中印度尼西亚森林锐减外,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还面临哪些主要的环境问题?提示: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水体污染、酸雨蔓延、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基础知识要记牢 ——————1.全球气候变暖(1)成因: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活动的影响,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温室效应增强。(2)危害:对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产生不利影响。2.臭氧层遭到破坏(1)严重地区:南极、北极、欧洲和我国青藏高原上空。(2)臭氧层破坏现象及原因: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氯氟烃是臭氧层遭破坏的主要原因。(3)危害: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使大气层温度发生变化,导致气候异常,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3.酸雨蔓延(1)概念:酸碱度(pH 值)低于 5.6 的各种大气降水。(2)原因:人类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所致。(3)危害:草木枯萎、湖泊酸化、良田变成荒漠、建筑物遭到腐蚀,被称为“空中死神”。(4)蔓延:英国→欧洲和北美洲→全世界。4.森林锐减(1)森林作用: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以及维持全球生态平衡,被誉为“大自然的调度室”。(2)锐减原因:人为的滥砍乱伐、森林火灾、酸雨污染等。(3)表现:全球森林面积急剧减小。5.水体污染(1)原因:人类生产与生活排放大量污水。(2)危害:大量人口因缺乏安全的饮用水而致病;由于海洋污染,使赤潮等生态灾害频发;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重大威胁。6.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1)分布:干旱、半干旱和具有旱害的半湿润地区。(2)成因: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3)危害:导致耕地沙化,生产能力减弱或丧失。7.生物多样性遭破坏(1)原因:森林被毁、草原遭破坏、环境受到污染以及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大量捕杀。(2)危害:许多珍稀的生物种群已经或者濒临灭绝,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8.垃圾污染与危险废物转移(1)垃圾污染:① 特点:数量庞大、增长速度快、范围广。1② 危害:占用土地、污染大气、传播疾病、通过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