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二节 遥感技术(RS)及其应用学案 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二节 遥感技术(RS)及其应用学案 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学案_第1页
1/8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二节 遥感技术(RS)及其应用学案 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学案_第2页
2/8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二节 遥感技术(RS)及其应用学案 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学案_第3页
3/8
遥感技术(RS)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遥感的基本概念。2.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课本86页至90页,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遥感技术?简称是什么?2.现代遥感技术的特点有哪些?其关键装置是什么?3.上图呈现了两种遥感技术,从遥感平台高度分类,分别属于什么类型?比较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近地遥感的差异。 活动二:阅读右图,思考。1.几种地物中,通过反射率最容易区分的是那种地物?为什么?2.红砂岩在什么波段反射率最高?3.在红外光波段,反射率最高的是那两种地物?活动三:阅读下面黄河三角洲不同年份的卫星遥感影像。其中黑色方块为居住区或沿海建筑区;入海口附近灰白色为黄河挟带的大量泥沙;浅灰色是植被和农作物。比较三幅遥感影像并思考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环境问题的发展变化。 1. 从1976年到1999年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976 年1984 年1999 年2. 从1976年到1984年再到1999年,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此推测,黄河流域存在怎样的环境问题?原因是什么?3. 在进行区域环境、灾害监测方面,与传统资料收集的方式比较,RS 有哪些优点?【课堂反馈】一、单项选择题1.遥感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技术,根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遥感可以分为 ( )A.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B.地上遥感、地面遥感和地下遥感C.近地面遥感、空中遥感和地下遥感D.地球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2.装载传感器的平台叫 ( )A.遥感平台 B.传感平台C.工作台 D.开发基地3.遥感的关键装置是 ( )A.航空器 B.传感器C.胶片质量 D.磁带质量4.遥感技术应用的领域包括 ( )① 资源普查②灾害监测③环境监测④工程建设及规划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读“长江三角洲卫星影像图”,回答 5~6 题。5.获得长江三角洲卫星影像图的主要技术手段是(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6.利用此项技术可直接( )A.分析水灾损失B.获取矿床露头信息C.分析矿产种类D.确定矿床露头位置二、判断题7.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 )8.遥感是视力的延伸。 ( )9.遥感可用在资源调查、灾害监测、农业管理等多领域。 ( )三、综合分析题10.下图反映了雪地、沙漠、湿地、小麦的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二节 遥感技术(RS)及其应用学案 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