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习目标思维导图1.结合人口数量的增长与资源供给量间的矛盾,了解环境问题的含义和类型。2.结合案例,分析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危害。3.探讨生态环境与人口分布的关系。4.探讨治理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知识点一 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学生用书 P76]1.什么是环境问题(1)概念: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2)产生的原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2.环境问题的类型(按性质划分)主要类型表现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思考】 如何区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示:两者都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是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图表导读]读教材 P86图 4-1 大气污染图 4-2 固体垃圾污染,思考下列问题。(1)图中显示的大气污染物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2)大气污染会导致哪些不良后果?(3)城市是产生固体垃圾最多的地方,固体垃圾的堆放会产生哪些问题?提示:(1)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生活废气等。(2)全球变暖、酸雨、光化学烟雾等。(3)占用耕地、污染水源、污染大气等。材料一 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影响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最初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与环境是相互协调的。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直至造成今天大规模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右图为人类与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示意图。(1)结合材料探究:① 说明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② 人类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的时候会产生哪类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③ 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向环境排放的过程中会产生哪类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提示:①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通过消费活动以废弃物的形式把物质和能量排放到环境中去;人类作用于环境,环境又把所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②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