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总结【p 】【p 】本章是力学的基础,其研究方法贯穿整个物理学,本章的重点是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判断问题、共点力的合成问题、物体的平衡问题.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又是高考的重点、热点.1.分析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的求解方法求解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力的合成法和分解法,同时也要注意以下方法的灵活运用.(1)整体法和隔离法:把发生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当作整体考虑,分析其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的方法称为整体法;而把系统中某个物体或某几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分析其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的方法称为隔离法.在选取研究对象时,整体法和隔离法是常用的方法,要灵活选择.(2)正交分解法:把物体受到的外力沿正交的 x 轴和 y 轴方向进行分解,由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在 x、y 轴方向上的合外力均为零,表达式为:Fx 合=0,Fy 合=0.(3)矢量三角形法:若三个不平行的共点力的合力为零,三力矢量平移组成的图形必定为一封闭的三角形.(4)三力汇交原理:物体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不平行的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三个力必定共点.(5)相似三角形法:对于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来说,这三个力可构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我们可运用数学中解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求解,如正弦、余弦定理.有时还可以利用力的矢量三角形与物体所在空间构成的几何三角形的相似来求解.(6)图解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三力平衡或力的分解、合成中已知一个力的大小、方向不变,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判断因第三个力的变化而引起两个力的大小变化的情况,以及另一个力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而引起第三个力的变化的情况.(7)假设法(或极限法):当物体受几个力作用,出现临界现象(平衡状态恰好出现变化或恰好不出现变化)时采用,即把某个没有给定数值的力推向极端(极大或极小)来分析,从而得出“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的结果.【p 】1.(多选)(2019·全国卷Ⅰ)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 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 M 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 N,直至悬挂 N 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 45°.已知 M 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 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B.M 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C.M 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D.M 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