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 4.7《儒林外史》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高考语文 4.7《儒林外史》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1页
1/3
高考语文 4.7《儒林外史》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2页
2/3
高考语文 4.7《儒林外史》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3页
3/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 选修]7《匡超人》学案【学习目标】 1、立足文本,疏通文意,从作品的语言文字描能够读出作者的情感态度。 2、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评述人物的形象特征。 3、从教材提供的选段出发,辐射到小说的有关章节,全面了解匡超人在那样的儒林环境中 ,是怎样从一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到可笑可鄙的人的。 4、了解小说讽刺的艺术手法,进一步深入挖掘作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学习重点】 1、立足文本,疏通文意,从作品的语言文字描能够读出作者的情感态度; 2、从教材提供的选段出发,辐射到小说的有关章节,全面了解匡超人在那样的儒林环境中 ,是怎样从一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到可笑可鄙的人的。【学习难点】 1、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评述人物的形象特征;【学习过程】一、走近吴敬梓吴敬梓(1701—1754 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吴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享年五十四岁(一生 54 年,在全椒 23 年,在赣榆 10 年,在南京 21年)。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年)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赴廷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敬梓生平最恶举业,费 20 年心血所著《儒林外史》五十五回,(一本作五十回,又一本作六十回,均非原本)专写熬中于此者之真相,幽默诙谐,读之捧腹。又有《诗说》七卷,《文木山房集》五卷,诗七卷,《中国小说史略》并传于世。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吴敬梓 22 岁时,父亲去世,家族内部因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经历了这场变故,吴敬梓既无心做官,对虚伪的人际关系又深感厌恶,无意进取功名。安徽巡抚推荐他应博学鸿词考试,他竟装病不去。他不善持家,遇贫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 4.7《儒林外史》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