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学记》注解评点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素材

高考语文《学记》注解评点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素材_第1页
1/11
高考语文《学记》注解评点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素材_第2页
2/11
高考语文《学记》注解评点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素材_第3页
3/11
《学记》注解评点 《学记》大约写于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 49 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它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也是最完善的重要文献,值得认真研究。它从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学校制度,学校管理等各方面都作了系统论述。虽时隔 2000 多年,但对今天的教育仍极具现实意义。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教育人的责任。《学记》传统教育文化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重温《学记》,希冀对我们的教育有所启迪。愿大家齐读之,共研之,笃行之。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sǒu,小有声音)文,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注解】深谋远虑(思虑规律),物色好人(求贤纳士),可以赢得一些好名声,但还不能够鼓动民众。如果礼贤下士,亲近与己疏远的人,就可以鼓动 民众,但还不能够感化,教化民众。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如果要想感化和教化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评点】古时的统治者开始发出谋虑计划和颁布法令政策的时候,能够先时广泛地征求德行高尚人士的体检,来辅助自己,这仅是个人的善行,只能做到小有声誉而已,还不足以耸动群众的听闻,如果能“卑躬屈己”礼贤下士,亲近疏远的人,这虽然能够耸动群众听闻,但还是不足以感动群众,“教化”人民。如果天子诸侯士大夫要以自己的“佳言善行”感化民众,使之养成一种美好的风俗习惯,就非要重视立最设教不可。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è 说)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注解】玉质虽美,不经雕琢,不能成精美玉器;人有天赋但不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道”——贵贱、长幼、尊卑;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中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所以古代君王建设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尚书》(《礼记集说》今亡)兑命篇说:“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典——本,主)就是这个意思! 【评点】玉质虽美,不经雕琢,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有天赋,但不经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所以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统治人民,没有不把设立学校使人人都能入学受教,当作首要任务,《尚书》中的“兑命篇”说:“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原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学记》注解评点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