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之立意高远写文章一定要言现实,谈理想,传达自己的思想或情感。一个话题映入眼帘,大脑第一反映就是写个什么事,然后才是想表什么意。于是大脑这个素材库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逐一浮现,有大的、有细的,有详的、有略的,有高尚的、也有粗俗的……细心者会认真地加以鉴别,粗心人只会拉夫凑数,当然其结果是不言而喻。 然而,要写一篇好文章,当然要意在言先。郑板桥画竹是先得成竹于胸中,然后“执笔熟视,急起从之”,才达到全真全新的境界。棵棵竹子均相似,何以有差异?完全在于人的情感把握,对它们神的不同刻画。文章也一样,神才是中心,才是你要传达的思想情感。竹易画,神难描,那么我们如何写出文章的神韵呢? 一, 平中求变。 “变”主要指变换表达方式——变粗略的叙述为细致的描写;变平铺的情节为一波三折。每一个话题展现在我们面前,都要仔细审视,占有的素材都要精挑细选,筛上几遍,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拿手的入手。这样,你就不会对写作文产生畏惧感,相反会有一种亲近感,亲近你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有个好切入点你就有话可说,写起来文思泉涌,犹如茧中抽丝一样顺畅。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后面想怎样变还不是易如反掌。如同骑车一样,开始的时候非常生别,一旦技术熟练了,翻点花样还不是手到擒拿。比如,话题“差异”。我们首先会想到人与人有差异,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差异。如果我们只写差异是什么或差异的存在,那么只是对客观现象进行描述,此乃平庸之作。如果我们去领略差异在自然生活中的风采,那差异这一话题将有一个广阔的写作空间,熟悉的事物应有尽有,变化起来得心应手。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自然之中差异举不胜举:沙漠无水,绿洲格外绿,池边的小草却容易发黄;风雨中的雄鹰,搏击长空,自由自在,暖巢中的麻雀却懒散一生;红梅愈寒愈绽放,兰花幽处飘清香。如果你想写一篇小说,现实的故事更由你去畅想、变化。如: 现实中的人、事 甲:成绩优秀→努力→成功 乙:成绩一般→不努力→失败 变化 1:甲:成绩优秀条件优越→努力→成功 乙:成绩一般条件差→努力→也成功 变化 2:甲:成绩优秀条件优越→不努力→失败 乙:成绩一般条件差→努力→成功 (注:每一项都是可变因素) 情节的变化还不止这些,全在于我们去把握。能变成什么样子,全在你自己手里。不同的变化反映不同的主题,选哪一个主题更新更深,全由你自己做主。如此一来,本来限制性的作文题目,在你的手里一样能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