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1.4 文言文概括分析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1.4 文言文概括分析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20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1.4 文言文概括分析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学案_第2页
2/20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1.4 文言文概括分析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学案_第3页
3/20
文言文概括分析——多重比对,巧妙概括精准分析概括分析题的题目要求“选是”或“选非”,多为“选非”。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比对法就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比对法比对的内容主要有 7 大方面:人物、时间、地点、关键词语、添加内容、以偏概全和因果关系等。一、比对时间——防止时序混乱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搞错。分析时特别注意选项中的时间词语,并与原文比对,理清人物在何时做了某事,识破“时间错误”的陷阱。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原 文对应选项比对分析 1.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C.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答案:1.从时序错位角度设误。原文中是“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臣不才,愿以死自效”后,“遂立授甫为京营副总兵”,由此看来,应该是被皇帝召见后,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皇帝立刻授予申甫京营副总兵的官职。二、比对地点——避免地点错位比对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与原文是否一致,防止地点概括错误。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原 文对应选项比对分析 2.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为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水B.陈尧佐治水有方,功劳卓著。为治钱塘江水患,他建议用“下薪实土”法,以保堤岸坚固持久;在滑州,创“木龙杀水”法,堵黄河决口,又筑防护长堤,并沿汾水筑堤植柳,消除水灾。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累迁右谏议大夫,为翰林学士,遂拜枢密副使。答案:2.从地点混乱角度设误。“并沿汾水筑堤植柳,消除水灾”不是在“滑州”,而是在“并州”。三、比对人物——避免张冠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1.4 文言文概括分析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