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3 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3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1/4
高中历史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3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2/4
高中历史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3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3/4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识记 理解 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对外开放的原因;设立四个特区的原因;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资料收集5、问题探究 比较归纳、概括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6、【教学重点、难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与特点;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和挑战。7、【教学方法】 采用设置情境,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8、【教学资源】 岳麓版实验教科书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课本及教参,9、【板书设计】21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经济特区的设立 (1)设立的背景(改革开放的背景)(2)设立特区的原因及国家政策(3)经济特区的概念2、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1)对外开放的历程 (2)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二、招商引资与走出国门 1、“引进来”战略 2、“走出去”战略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专心 爱心 用心1 2、中国加入世贸的历程 3、中国加入世贸的影响【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用《春天的故事》的歌词导入新课“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中的老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而他当年画的那个圈不断扩展,开放的春风绿了江南岸,又度玉门关,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地的发展中,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讲授新课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经济特区的设立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深圳,还是中国南海边的一个小渔村。如今,它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新兴城市。师问: 深圳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生答: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对外开放”方针。【探究】 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通过分析让学生理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师问:对外开放步骤有几步?为什么首先在深圳等四地建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特”在哪里?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3 岳麓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