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课 五四爱国运动教材百家1.纵观百家其他版本的教材都没有重点讲解本课内容。人教版教材只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中安排了一个子目介绍五四运动;人民版教材则只用了半个子目的篇幅讲述这部分知识。本课的教学参考资料较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没必要再进行太多的扩展。2.百家之长(1)五四运动的进程:自 6 月 5 日起,上海工人罢工。从此,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随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浪潮,波及全国。(人教版)(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 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人民版)②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人教版)概念阐释“山东问题”19 世纪末,德国借口有一名教士在山东曹州遇害,派兵占领胶州湾,迫使清政府将胶州租给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宣告中立(至 1917 年 8 月对德宣战),日本不顾国际公法和中国的中立国立场,悍然出兵攻占胶州。中国政府一再抗议,均归无效。后来,袁世凯醉心复辟帝制,乞援于日本,竟然承认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就在这“二十一条”中,也言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交还胶州。但一战结束后,日本却提出要把胶州让给日本。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严正抗议,并提出一份长篇说帖,说明理由。主持和会的美、法、英、意等国对此均不予理睬。5 月 3 日,报纸报道了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全国人民无比愤慨,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使山东问题成为悬案。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收回了山东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