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 21 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材百家1.纵观百家几个版本的教材对本课内容的处理大同小异。细微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人民版教材对具体史实介绍得比较详细,人教版教材对历史意义归纳得比较全面。2.百家之长(1)《共同纲领》的地位: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人教版)(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人民版)(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人教版)概念阐释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拥有国家权力的我国人民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少数民族在本民族居住地区设立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方性事务。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问题的基本政策。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组成部分。它们既行使自己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又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对于发挥各族人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实现民族平等,增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