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华师大版第 5 册第 8 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word 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白 19 世纪末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列强在华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义和团运动兴起;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学习从课文的图表中提取信息,了解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对中国的严峻危害。2.过程与方法:了解 19 世纪末列强对中国加大经济入侵的新动向。学习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或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进行比较。讨论如何评判义和团运动所起的历史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史实,进一步认识帝国主义的入侵本性,确定“勿忘国耻”,“忧国忧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潭,清政府已沦为完全投靠帝国主义,爱护封建统治的“洋人的朝廷”。 二.教学要点:重点:《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阻碍。难点:如何评判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三.教学过程学习导论:回忆1.列强发动的4个侵华战争:①第一次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中日甲午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果,使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人民掀起的3个革命高潮:①太平天国运动。②戊戌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③辛亥革命。结果,都失败了,讲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都不能救中国。第 8 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一.学法指导:1.瓜分狂潮的 4 种形式 ① 资本输出:比较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时刻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方式不同: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贷款、投资设厂、开矿筑路实质不同:操纵殖民地的商品市场-操纵殖民地的经济命脉 ② 强占“租借地”——③划分势力范畴。方法:观表和观图强调:租借地:①德国:最早强占租借地,是标志 ②英国:南方和北方都有租借地。划分势力范畴:①俄国:面积最大。②英国:经济最发达。③美国:没有。复习巩固:香港咨询题之始末:①《南京条约》(1842 年)-割香港岛 ②《北京条约》(1860 年)-割九龙司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8 年)-强占新界 ④《中英联合声明》(1984 年)-香港回来 ⑤香港专门行政区(1997.7.1)知识拓展:比较租界和租借地:租界:指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半殖民地国家口岸或都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和经商的一定区域。租借地:指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