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演练B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S:32Cl:35.5Fe:56Cu:64一、选择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一种高品位的磷矿石——鸟粪石的化学式为MgNH4PO4,下列关于该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推测中不正确的是()。A.鸟粪石既属于镁盐又属于磷酸盐B.鸟粪石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C.鸟粪石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D.鸟粪石中两种阳离子的电子式分别为[Mg]2+、[HNH]+解析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与化学式相同,故镁离子的电子式应为Mg2+,D错。答案D2.某溶液因反应能完全溶解乙酸乙酯,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Na+、HCO、Cl-B.Ag+、NH、SO、Br-C.Mg2+、H+、NO、SOD.K+、Na+、AlO、CO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共存与否问题。能因反应完全溶解乙酸乙酯溶液此处被视为强碱性溶液。A项排除是由于HCO+OH-===H2O+CO。B项排除是由于Ag+与Br-、OH-皆可反应生成难溶物质,NH与OH-反应生成难电离物质。C项排除是由于H++OH-===H2O。D项碱性环境,彼此互不反应。答案D3.(2012·宿州期末)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8gD2O中所含的质子数为10NAB.28gN2和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11.2L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AD.5.6g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失去电子数为0.3NA解析A项20g的D2O中所含的质子数才是10NA;C项当氧气与Na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时,转移电子数为NA;D项铁与稀硫酸反应只能生成Fe2+,故转移电子数为0.2NA。答案B4.某温度下,在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A气体,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A(g)B(g)+C(?),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A为0.4mol。当改变反应条件时符合如图所示的变化(p0表示1个大气压)。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0~2min时间内B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1B.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C为非气体物质C.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1mol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若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起始时充入B和C各0.5mol,则达到平衡时,n(A)小于0.4mol解析A项,0~2min内,B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1,A项正确。根据题所给的图像知,温度升高,B的含量减小,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压强增大,B的含量增大,故说明C为固态或液态,B项正确。C项,在原平衡体系中充入1molA,反应物只有一种,相当于给原平衡体系加压,C项正确。D项,开始充入0.5molB和0.5molC与开始充入1molA为等效平衡,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为0.4mol,D项不正确。答案D5.一种新型绿色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的混合气体和空气不断输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关于这种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入空气的一极为正极B.H2、CO、CH4的混合气体在电池内部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然后电池将热能转化为电能C.电池实际运行时的电解液应选择碱性溶液D.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解析A项根据原电池原理,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在燃料电池中通入空气的一极肯定发生的是还原反应,故选项A正确;B项,燃料电池并非是将热能转化为电能,而是燃料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发生的总反应与燃烧反应相同,但能量的转化与燃烧反应的则不同,故选项B错误;C项,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如果用非碱性溶液作电解液,二氧化碳气体会造成内部压强增大,故选项C正确;D项,用碱溶液作电解液,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故选项D正确。答案B6.25℃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弱酸的化学式CH3COOHHCNH2S电离常数(25℃)1.8×10-54.9×10-10K1=1.3×10-7K2=7.1×10-15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CH3COONa)>pH(Na2S)>pH(NaCN)B.amol·L-1HCN溶液与b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大于bC.NaHS和Na2S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