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广东六校联考)以下是出自民国《嘉定县续志风土志》的几个材料,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最不相符的是()A.取火之物,向用火石……光绪乙未、丙申之际,始改用火柴,俗称“自来火”,为欧洲输入品B.洗面擦身之布,旧时多用土布……自毛巾盛行,即下至农家,亦皆用之C.洗面去垢,曩日皆用本地所产之皂荚,自欧美肥皂行销中国后,用皂荚者日少D.计时之器,仅有日晷仪,用者亦不多,购买外洋钟表者尤为稀少,自轮船、火车通行,往来有一定时刻,钟表始盛行2.(2012·广东模拟)晚清时,大同还保留着一种叫“亮脚会”的习俗,妇女坐在自家的门口,伸出双脚让过路人观赏品评。民国初年,女子的脚再次被展示在稽查员和大众面前,不过这次,不再具有文化上的荣光,而是作为铭刻于女性身体上的耻辱。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传统思想的崩溃B.革命运动的开展C.进步人士的推动D.资本主义的发展3.(2012·佛山质检)以下是20世纪初,北京普通市民的两段对话()背景对话1912年,清帝退位文三:“大清朝灭了,现在是民国,你还敢留辫子,小心被当成满清余孽!”赵四:“那我得赶快剪掉辫子。”1917年,清帝复辟赵四:“大清皇帝回来了,你还不赶紧买条假辫子戴上,小心被当成革命党!”文三:“哪里有卖,我得赶快去买一条。”当时某报刊对上述行为进行评论,下列标题比较贴切的应是()A.民风日新B.民权兴衰C.民智未开D.民族觉醒4.(2012·广东六校模拟)在婚丧等传统风俗革除旧习日趋简化之际,清末通商口岸地区的饮食风气却越来越崇尚奢侈,其主要原因是()A.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B.民主平等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C.近代以来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D.腐朽思想没有得到彻底改变5.(2012·汕头质检)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符号给人留下深刻记忆,下列时代符号对应正确的是()A.清末符号:租界、洋人、水师、中山装、火轮船、军阀B.民国符号:黄包车、旗袍、长衫、上海滩、黑色礼帽C.“文革”符号:大字报、绿军装、洋布、红色、语录、买办D.80年代符号:自行车、QQ、录音机、霹雳舞、摇滚乐6.(2012·广州一中调研)“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不能反映()时期所送嫁妆20世纪80年代被褥、“红包袱”、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机20世纪90年代被褥、“红包袱”、高档组合家具、影碟机、彩电、冰箱、摩托车A.这一民俗保留了传统特色B.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接受C.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D.改革开放,人们收入增加7.下文是发表于《时报》的《新陈代谢》一文的内容:“……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这段文字反映的社会变化最早应该发生在()A.辛亥革命以后B.新文化运动以后C.五四运动以后D.国民大革命以后8.(2012·宁波模拟)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上海人都说电车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触电,电车公司即在车旁标着“大众可座、稳快价廉”字样,以资号召,且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此后,上海市民逐渐接受了方便而价廉的电车。这段材料说明()A.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B.妇女社会地位十分低下C.广告推动出行方式变化D.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9.(2012·汕头模拟)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D.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10.(2013·执信中学期中)位于无锡市中心的锡金公园建于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是具有现代意义和特征的公园。如果你在锡金公园建成时游园,你不可能看到()A.一对年轻人拿着面包吃得津津有味B.看国人所造汽车,长中国人志气C.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声D.有人西装革履,有人长袍马褂11.★“当颇富文采的人开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