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八)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一、单项选择题(2018·徐州统测)如图为两个区域略图,读图回答1~2题。1.两区域发展工业的共同特征有()①矿产资源丰富②劳动力充足且廉价③水资源丰富④重化工业基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2.关于图甲中矿产品输出,叙述正确的是()①有利于输入地区能源的综合利用②缓解输入地区能源不足的压力③改善输出地区的环境质量④有利于输出地区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1.D2.D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图甲为山西能源基地,图乙为德国鲁尔区,两区域发展工业的共同特征都是矿产资源(煤炭)丰富,都是重化工业基地。第2题,图甲中矿产品(煤炭)输出,缓解输入地区能源不足的压力,有利于输出地区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读我国某省区示意图,回答3~4题。3.该省区成为我国能源基地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①交通运输便利②农业基础好③能源资源丰富④劳动力素质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该省区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应采取的措施有()①提高能源外运能力②尽量减少能源加工转化③加速产业结构调整④加强能源综合利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3.B4.C第3题,该省区为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等资源丰富、交通比较便捷,是其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第4题,该省区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通过增大能源外运量,精加工、深加工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等措施来实现。山东海阳核电厂址距烟台市93km,距青岛市107km。2015年11月14日,海阳核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已全部送电成功,标志着海阳核电站送出工程竣工投运。据此回答5~6题。5.在海阳市建设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①核能资源丰富②核能开发资金与技术有保障③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开发利用核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是()A.清洁,为山东半岛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保障B.投资成本低廉C.技术先进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解析:5.B6.A第5题,核电站的建设需要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山东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资源短缺。第6题,核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安全生产使用的情况下对环境的污染很小。20世纪50年代,已是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国的荷兰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政府将石油、天然气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出口剧增,经济立现繁荣,却也埋下隐患,其他工业遭到削弱。20世纪80年代初期,天然气资源趋向枯竭,荷兰政府不得不面对出口下滑、收入下降、失业人口陡升的困境。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后留下的后遗症,称为“荷兰病”。据此完成7~8题。7.下列城市中可能会出现“荷兰病”的是()A.石家庄B.桂林C.拉萨D.鞍山8.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①利用区位优势,建设特色中小城镇②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③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④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7.D8.A第7题,由题干中“荷兰病”的定义可知,可能会出现“荷兰病”的城市为资源型城市,四个城市中只有钢铁城鞍山符合。第8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特色产业,发挥区域优势。二、双项选择题读图,完成9~10题。9.下列描述符合2010~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发展趋势的是()A.煤炭不占重要地位B.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C.石油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D.太阳能、风能等其他能源消费比重几乎没有变化10.下列能促进我国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B.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C.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D.结合国情增加煤炭消费比重解析:9.BC10.AC第9题,从两图中可看出煤炭仍然处于最大比重地位,则A错误;同时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比重下降了,则B、C正确;图中太阳能、风能等其他能源处于上升趋势,则D错误。第10题,我国能源严重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同时能源利用效率低,这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两大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