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财务管理信息化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与我国财务管理信息化展望一、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发展特征(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含义管理信息系统(MIS)既是一个理论研究领域又是一个实用领域,其理论和技术都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它有两种含义:一是广义的管理信息系统;另一种则是狭义的管理信息系统。(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二、我国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历程我国会计信息化经历了从手工处理到机械处理到计算机处理的发展过程。在此同时,财务系统也随之经历了从手工财务系统发展到电算化财务系统,再到现在的网络财务系统的发展过程。(一)电算化财务系统所谓“电算化财务系统”就是指以电子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能快速、准确地处理数据的特性,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进行会计数据处理,并部分地代替人脑运用财务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和决策等的财务信息系统。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导入,一方面,计算机技术从单机逐渐向局域网以及互联网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不仅需要完成会计核算,更需要与企业管理的物料供应、生产、销售以及其他系统连接,在财务管理上也相应有了适时控制和决策支持的需求,因而“网络财务系统”也就应运而生了。(二)网络财务时代网络财务,通常理解是"以网络技术为手段,在互联网环境下实施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等的现代财务管理新模式"。它将现代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技术有机结合,标志着一个高科技含量的财务管理时代的到来。一般所说的网络财务包含互联网环境、网络技术、财务软件,网络技术管理及其与财务管理技术诸要素的结合。1(三)与财务管理信息化同步发展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物料需求计划(MRP)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计算物料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的系统。80年代将销售管理、主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采购管理、能力需求计划、数据管理以及库存管理等功能引入,形成制造资源计划(MRP-Ⅱ)。ERP是把原来的制造资源计划拓展为围绕市场需求而建立的企业内外部资源计划系统。ERP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供应链,其中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服务维护、工程技术等,还包括企业的融资、投资以及对竞争对手的监视管理。此外,ERP还打破了MRP-Ⅱ只局限于传统制造业的旧的观念和格局,把触角伸向各个行业,特别是金融业、通信业、高科技产业、零售业等。ERP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了。三、面向E时代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展望(一)网络财务拓展了财务管理的空间1.远程处理和集中式管理成为现实;2.更多关注整合企业外部财务资源。(二)网络财务加快了财务管理时效1.消除了财务、业务活动运作上的时间差,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化。2.财务信息的即时生成,实现了财务管理由静态向动态管理的跨越。3.以全新的运作方式提升了财务管理的效能。第二节网络财务管理网络财务系统是在一定的网络技术环境下出现的。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一般来说,其构成要素包括硬件、软件、人员、数据和规程等。一、网络财务系统的构建(一)网络财务系统的构成要素网络财务系统是实现财务信息的人机系统。它以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人为主导,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经济业务数据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的目的。2网络财务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它不但需要硬件设备和软件的支持,还需要人按照一定的规程使用它们对数据进行各项操作。对于网络财务系统而言,它的构成要素包括硬件、软件、人员、数据和规程等。另外,法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统称为计算机规程。一般来说,规程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指政府的法令、条例;另一类是维持系统正常运转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岗位责任制、操作管理制度、硬软件维护制度等等。(二)网络财务系统构建的环境要求实现网络财务,必须依托于网络运行环境。包括Internet,Intranet的广泛运用,1.Internet/Intranet网络的特点2.与ERP相配合的Internet/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