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强化练15动能和动能定理1.(多选)一个物体做变速运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变力B.合外力一定不为零,物体的速度一定改变C.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一定改变D.合外力不一定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不一定改变2.一辆汽车以v1=6m/s的速度沿水平路面行驶时,急刹车后能滑行x1=3.6m,如果以v2=8m/s的速度行驶,在同样路面上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x2应为(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A.6.4mB.5.6mC.7.2mD.10.8m3.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在t0时刻撤去力F,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关于力F的大小和力F做功W的大小关系式正确的是()A.F=μmgB.F=2μmgC.W=μmgv0t0D.W=μmgv0t04.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l的轻绳悬于O点,小球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绳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为θ=60°,则力F的大小为()A.mgB.mgC.mgD.mg5.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顶端固定一弹簧,一小球向右滑行,并冲上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设小球在斜面最低点A的速度为v,压缩弹簧至C点时弹簧最短,C点距地面高度为h,不计小球与弹簧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则弹簧被压缩至C点,弹簧对小球做的功为()A.mgh-mv2B.mv2-mghC.mgh+mv2D.mgh6.在距水平地面10m高处,以10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已知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16m/s,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抛出时人对物体做功为150JB.自抛出到落地,重力对物体做功为100JC.飞行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做功22JD.物体自抛出到落地时间为s7.(2018浙江终极适应性)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在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t=4s时停下,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等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B.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等于零C.t=2s时刻拉力的瞬时功率在整个过程中最大D.t=1s到t=3s这段时间内拉力不做功8.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WF1、WF2分别表示拉力F1、F2所做的功,Wf1、Wf2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A.WF2>4WF1,Wf2>2Wf1B.WF2>4WF1,Wf2=2Wf1C.WF2<4WF1,Wf2=2Wf1D.WF2<4WF1,Wf2<2Wf19.如图甲所示,“滑滑梯”是小朋友喜爱的游戏活动。可以将小朋友在室内“滑滑梯”的运动简化成小物块从静止出发,先沿斜板下滑,再进入室内水平木板的过程,如图乙所示。假设斜板长度一定,斜板与水平木板的倾角θ可调,且房间高度足够,斜板最高点在地板的垂点到房间右侧墙面的长度为斜板长度的2倍。某次游戏中,一位小朋友(可视为质点)从斜板顶端静止出发后在到达房间右侧墙面时刚好停下。已知小朋友与斜板及水平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不计小朋友从斜板进入水平木板时的能量损失,则θ与μ间应满足()A.sinθ=μB.sinθ=2μC.sinθ=3μD.sinθ=4μ10.某同学为探究合力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①按图摆好实验装置,其中小车质量m车=0.20kg,钩码总质量m=0.05kg;②释放小车,然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电源频率为f=50Hz),打出一条纸带。(1)他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如下图所示。把打下的第一点记作0,然后依次取若干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用厘米刻度尺测得各计数点到0点距离分别为d1=0.004m,d2=0.055m,d3=0.167m,d4=0.256m,d5=0.360m,d6=0.480m…,他把钩码重力(当地重力加速度g取9.8m/s2)作为小车所受合力算出打下0点到打下第5点合力做功W=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打下第5点时小车的速度v5=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此次实验探究的结果,他没能得到合力对物体做的功W∝v2的结论,且误差很大。通过反思,他认为产生误差的原因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钩码质量太大,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B.没有平衡摩擦力,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C.释放小车和接通电源的次序有误,使得动能增量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D.没有使用最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