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修饰语,让对话描写活起来》教学案例研究报告于启泓大连开发区第七中学秦大力闫立坤大连开发区第七中学1内容定位这是一节自主开发的写作训练课,安排在七上第一单元,旨在训练学生通过添加修饰语,使对话描写生动起来。本节课借助学生已有的人物外貌、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方面的知识,以第一单元《羚羊木雕》这篇文章为例子,从对话描写入手,来训练学生将文章写具体写生动的能力。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是:巧用修饰语,具体生动的表现对话描写的情景。本节课的重点是:根据表达需要,将特定语言环境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姿态、语气、语调等描写融入到对话描写的修饰语中,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点等。本节课的难点是:把人物对话情境用具体生动的文字再现出来。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说什么”方面表现要好一点,至少可以做到忠实记录;但在“怎么说”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通常表现为:以叙述为主,不描写,或者为描写而描写,所写的人物要么不说话,要么通篇引用,看不到说话的“那个人”,更想象不出当时的“情景”。这样的描写不细腻,不生动,更谈不上鲜活。从学识角度看,七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人物描写的基本知识,对于人物描写的分析体验在阅读课中也已经积累了很多。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这节课学生应该是比较感兴趣的。但课堂上学生的兴趣点可能在表演上。也就是表演欲多于表达欲,他们会用自己的语气、语调和表情甚至是动作等去表现人物,而不是用表现动作、神态等的语句去刻画人物。3教学目标(1)认识对话描写及其修饰语在叙事以及表现人物性格方面的重要作用。(2)认识并能归纳总结出对话描写中修饰语的内容、形式、位置变化等特点及规律(3)能运用所学,对对话训练片段以及阅读材料进行描述性扩展(添加修饰语),完成生动具体的一段对话描写。4教学思路这节课主要采用读写结合法,充分利用教材来指导学生学习对话描写以及运用修饰语生动再现对话情景的方法。确定三个教学环节:对比阅读说发现。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对话描写及其修饰语的重要作用。首先让学生将老师改编过的课文片段和原文进行比照,初步了解对话描写和平铺直叙的区别,从而认识对话描写在叙事以及表现人物性格方面的重要作用。勾画分析找规律。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通过对课文中对话描写的分析,了解修饰语的添加方式、角度等,初步掌握对话描写中运用修饰语的一般规律。学以致用摹情境。设三个层级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掌握用修饰语生动进行对话描写的技能。第一层级的练习紧贴学生生活,以“考试之后的家庭对话”为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口头完成给一段对话描写添加修饰语的练习,班级交流。第二层级的练习回归课本,独立完成《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对话修饰语的添加,小组交流之后全班交流。第三层级的训练选择的素材是文言故事《陈太丘与友期》,将其改编成以对话描写为主的现代汉语小故事。小组合作完成,课堂交流。课后学生独立修改,完成作文。5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1)教学内容对比阅读说发现教学目标能够说出什么是记叙文中的对话描写,什么是对话描写中的修饰语,以及它们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重要作用核心问题认识对话描写及其修饰语在叙事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重要作用问题解决问题情境解决策略①朗读大屏幕上的《羚羊木雕》改写稿,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受②对比原文想一想说一说:两教师通过大屏幕出示修改稿,学生阅读,读后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借机激趣,引发思考。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种写法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认识对话描写及其修饰语在叙事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师小结,引入下一个环节。教学过程环节(2)教学内容勾画分析找规律教学目标发现并归纳出对话描写中修饰语的内容、形式、位置变化等特点及规律核心问题把握对话描写中修饰语的特点问题解决问题情境解决策略①默读课文,勾画出对话描写的修饰语部分,并做批注。(从修饰语的内容、形式、位置等方面进行批注)②讨论分析、归纳修饰语的特点以及一般运用规律。学生再次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将对话描写中的修饰语部分勾画出来并做批注。教师指...